洗牙就是美白牙齿 七个洗牙误区你中枪了没

2016-04-18 15:00:01

  牙齿洁白,是每个人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牙科专家表示,牙齿洁白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洗牙。那么您真的需要洗牙吗?您是否因为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为了图干脆而去口腔医院洗牙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您是否已经掉入洗牙误区。

一、洗牙的误区有哪些

  洗牙误区一:洗牙会让牙齿变松

  有些人认为洗牙后牙齿会变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牙齿松动通常是由于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引起的。洗牙只是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菌斑和色素等,使原本被牙结石包裹的牙根暴露出来,让人感觉牙齿变松了,而不是洗牙导致的牙齿松动。

  洗牙误区二:洗牙会损伤牙齿表面

  正规的洗牙操作使用的超声波洁牙机,其工作头是通过高频振动来去除牙石和菌斑,只要操作得当,一般不会对牙齿表面造成明显损伤。洗牙后牙齿表面可能会有轻微的划痕,但这些划痕非常细微,对牙齿的正常功能和结构没有影响,而且在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质的作用下,牙齿表面会逐渐自我修复。

  洗牙误区三:洗牙会导致牙齿敏感

  洗牙后,部分人会出现牙齿敏感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洗牙前牙齿被牙结石覆盖,洗牙后牙结石被去除,牙根暴露,牙本质小管开放,外界刺激更容易传导到牙髓引起敏感。这种敏感通常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后,牙齿会逐渐适应,敏感症状会减轻或消失。

  洗牙误区四:牙龈出血时不能洗牙

  恰恰相反,牙龈出血是牙周炎的常见症状之一,此时更需要洗牙。牙龈出血是因为牙龈组织受到牙菌斑、牙结石等刺激,发生炎症,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通过洗牙去除刺激因素,可以减轻牙龈炎症,使牙龈逐渐恢复健康,出血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洗牙误区五:洗牙会传染疾病

  在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洗牙所使用的器械都会经过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以确保不会通过洗牙传播疾病。如果在不正规的场所洗牙,器械消毒不严格,才有可能存在传染疾病的风险。

  洗牙误区六:洗牙后不用注意口腔卫生

  洗牙后,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牙菌斑被清除,但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牙菌斑和牙结石很快又会重新形成。因此,洗牙后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刷等清洁工具,定期更换牙刷,以维持洗牙的效果,保护牙齿和牙龈健康。

  洗牙误区七:健康的牙齿不需要洗牙

  即使牙齿看起来很健康,也需要定期洗牙。因为日常的刷牙只能清洁牙齿表面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部位容易残留牙菌斑和食物残渣,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牙结石。定期洗牙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的发生,维护口腔健康。一般建议每年洗牙1-2次。

  若需要洗牙,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避免造作不当对身体造成损伤。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口腔健康。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更多 >>
猜你喜欢
更多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