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其主要传染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手足口病患者:这些患者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在体内有大量病毒的产生。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鼻咽分泌物及粪便中,特别是粪便中病毒的排出时间长达4-8周,且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因此,病毒经飞沫、直接接触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给易感人群,尤其是儿童。由于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人群密集,所以交叉感染的风险较高。
2.隐性感染者:这部分人群即使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内也同样携带病毒,特别是咽部与粪便中可以检测出病毒,且在发病前的一段时间内即具有传染性。因此,他们同样是手足口病的重要传染源。
为有效预防感染手足口病,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若疑似感染手足口病,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显性患者、隐性感染者、体液和分泌物、污染物品、环境。具体分析如下:
1、显性患者
显性患者即已出现发热、手足疱疹、口腔溃疡等典型症状的儿童。病毒存在于其粪便、鼻咽分泌物、唾液及疱疹液中,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隐性感染者
部分儿童感染病毒后无症状,但咽部及粪便中仍可检出病毒,持续排毒时间可达数周,成为传染源。
3、体液和分泌物
患者的唾液、鼻涕、泪液、汗液、尿液、粪便等体液中含有病毒,尤其是粪便中的排毒时间最长可达3-5周。
4、污染物品
患者使用过的餐具、玩具、毛巾等物品,若被患者的体液或粪便污染,也会成为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5、环境
在幼儿园、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由于儿童间接触频繁,病毒容易通过共享物品传播。
在生活中,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若孩子出现发热、皮疹、拒食等表现,立即就医并居家隔离,避免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