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疾病的症状表现为:
1.前驱期,主要症状有发烧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盗汗,还可能伴有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头痛咳嗽以及腹泻便秘等,此阶段通常持续1至4天。
2.瘫痪前期,患儿会出现高烧不退、四肢肌肉疼痛,活动或变换体位时疼痛加剧,同时皮肤发红、烦躁不安、多汗潮热等。
3.瘫痪期,病情更为严重,患儿会出现不对称性肌群无力,弛缓性瘫痪,腱反射逐渐消失,肌张力减退,若侵犯颅神经,还可能出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4.恢复期,在瘫痪后1至2周,患儿进入恢复期,从肢体远端开始逐渐恢复,但往往会留下受累肢体畸形和肌肉软弱疼痛等后遗症。
5.隐性感染:约占90%以上的病例,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在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
6.轻型脊髓灰质炎:表现为发热、头痛、咽喉痛、呕吐、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持续数天后自行缓解。
7.无菌性脑膜炎:伴有脑膜刺激征,如颈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8.瘫痪型脊髓灰质炎:表现为急性弛缓性瘫痪,多累及肢体,尤其是下肢,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瘫痪,危及生命。
治疗上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预防则主要依靠疫苗接种。如果发现孩子有疑似小儿麻痹症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小儿麻痹症称为脊髓灰质炎,其症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前驱期: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多汗、烦躁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一般持续1-4天。
2.瘫痪前期:在此阶段,患者体温可能恢复正常后再次升高,伴有高热、头痛、颈背及四肢疼痛,且症状随活动或体位变换而加重。此外,还会出现多汗、皮肤发红、烦躁不安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表现。
3.瘫痪期:一般在起病后的2-7天或第二次发热后的1-2天,患者可能出现不对称性迟缓性瘫痪,随发热而加重,热退后不再进展。
4.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瘫痪症状通常在1-2周后开始恢复,先从远端肢体开始,逐渐恢复至近端。若1-2年内运动神经元未能恢复,则可能进入后遗症期,表现为受累肌群萎缩、肢体畸形等。
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是指面瘫病程超过一定时间如3个月后,由于治疗不当或病情本身严重而导致的持续症状。常见的后遗症包括:
1.面部肌肉无力:即便面瘫有所恢复,一些患者仍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面部肌肉无力,致使表情不够自然,出现口角歪斜等状况。比如,有的人微笑时嘴角会歪向一侧。
2.眼睑闭合不全:面瘫有可能造成眼睑无法完全闭合,长此以往会引发眼部干涩,甚至导致结膜炎等眼部问题。
3.味觉减退:面神经受到损伤还可能影响到舌前三分之二部分的味觉感知,让患者觉得吃东西味道变淡。
4.听觉过敏:部分患者会对声音的敏感度提高,也就是听觉过敏。比如平常觉得正常的声音,此时会觉得刺耳。
5.面部抽搐:在面瘫恢复进程中,一些患者的面部肌肉会不受控制地抽搐,这被称为面肌痉挛。
6.面肌纤维性痉挛:患者患侧肌肉纤维出现快速、位置不恒定的搐搦性收缩,常伴随瞬目运动。
7.面肌联合运动:例如闭眼时口角会向患侧移动,或者在进行口角运动时患侧眼睛会闭上。
8.鳄鱼泪症候群:面瘫患者在咀嚼或者进食的时候,患侧眼睛可能会流泪,同时可能伴有面肌痉挛或者眼睛一大一小的现象。
9.继发性面肌痉挛:多在眼睑、口角、颈部肌肉等部位出现阵发性的不自主痉挛或者抽搐。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