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也称为直肠脱垂,是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的病理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之外,导致肛门失禁等症状。
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多次分娩的妇女。其中儿童多为黏膜脱垂,通常在5岁前可自愈。而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可能因反复脱出导致阴部神经损伤,进而产生肛门失禁的风险,并可能引发直肠溃疡、出血、狭窄和坏死等严重后果。
治疗方法包括:
1.轻度脱肛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等非手术方法缓解。
2.中重度脱肛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经腹直肠固定术、经肛门直肠粘膜切除术等,
预防脱肛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用力过度,及时治疗便秘、腹泻等肠道疾病,以减少腹压增高对直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