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水痘结痂未掉通常不具有传染性,但在特定情况下仍可能存在传染风险。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是唯一传染源。水痘结痂后,疱疹内的疱液被人体吸收,没有疱液作为培养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痂皮中不能存活,因此即使痂皮未掉,通常也不具有传染性。这也是水痘隔离期规定以疱疹结痂,或以出疹后7天为界限的原因。
如果痂皮过早脱落或被搔抓导致破损,病毒可能会从破损处释放出来,仍然具有传染性。如果水痘结痂后,局部还存在渗出物,那么这些渗出物中可能含有病毒,如果和别人密切接触,也很有可能会把渗出物里面的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对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或者本身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接触到这种处于结痂未完全脱落且仍有传染性的水痘患者时,感染的几率会比较高。
为了防止水痘的传播,建议患者在所有皮疹完全结痂并自然脱落后再恢复正常的社会活动,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易感人群密切接触,特别是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对未曾接种过水痘疫苗或未曾患过水痘的儿童和成人,应考虑接种水痘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