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瘫症状有运动发育落后及主动运动减少、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智力低下等表现。
1、运动发育落后及主动运动减少: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通常明显落后于同龄婴儿,婴儿主动运动减少,可能表现为不爱动、活动量少。
2、肌张力异常:婴儿脑瘫可能表现出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的异常。肌张力增高时,婴儿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肌张力降低时,婴儿关节活动范围可能扩大。
3、姿势异常:脑瘫患儿常有姿势异常的表现。这些异常姿势可能随着婴儿的成长而持续存在,并影响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4、反射异常:脑瘫患儿的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可能减弱或不出现。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可能异常。
5、智力低下:许多婴儿脑瘫存在智力发育障碍,表现为智力低下、反应迟钝、理解能力差等。
当家长发现婴儿出现上述任何症状时,都应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以便医生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从而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脑瘫患者的表现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障碍:患者可能表现出运动能力差,如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甚至不会翻身、坐起或站立。此外,还可能伴有姿势异常,如头后仰、下肢伸直等姿势的稳定性差。
2.智力障碍:脑瘫患者常伴随智力低下的症状,智力水平可能从轻度到重度不等,影响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3.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是脑瘫患者的常见症状,影响患者的交流能力。
4.感知觉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视力、听力下降,如斜视、弱视、视野缺损,以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等。
5.其他障碍:还可能伴有情绪和行为障碍,如固执、任性、易怒、孤僻等;生长发育障碍,如身材矮小;以及牙齿发育障碍,如质地疏松、易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