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通常指的是成年人在休息状态下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
血压低的原因:
1、遗传:部分人群可能天生血压偏低,但没有明显的症状。
2、贫血:由于血容量下降,影响体内的血压水平。
3、心肌缺血:病发后体内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导致血压降低。
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心脏搏动时输出血液量减少,引起心输出量不足,导致血压下降。
5、失血性休克:如肝脏、脾等发生破裂,导致体液在短时间内大量丧失,使机体无法正常代偿,出现血压偏低。
低血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1、脑部:脑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头晕、头疼、黑蒙、嗜睡、视物模糊,严重时会晕倒,甚至导致脑细胞损伤。
2、心脏: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导致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胸闷、胸痛,甚至心肌梗塞。
3、肾脏:肾灌注不足:长期低血压可能导致肾血管灌注不足,引起肾功能损伤,表现为肾功能下降、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尿毒症。
低血压,医学上称为低血压症或血压过低,指的是血液循环中的血压低于正常范围。低血压的危害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脏负担加重:为了维持足够的组织灌注,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以往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
2.肾脏功能受损:肾脏是一个高度依赖血液供应的器官,低血压可能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影响其正常功能,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肾损伤。
3.神经系统问题:低血压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意识模糊、认知能力下降等问题。
4.消化系统问题:低血压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
低血压的具体危害因个体情况和低血压的程度而异。一旦出现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低血压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低血压,医学上称为低血压症或血压过低,指的是血液循环中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低于正常范围。在成人中,通常将收缩压(高压)低于9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低压)低于60毫米汞柱定义为低血压。低血压本身并不总是有害的,很多人即使血压较低也能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在某些情况下,低血压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
1.消化系统影响:低血压也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导致消化功能不良,如腹胀、食欲差等。
2.心脑损害:长期低血压会导致心脏和脑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发心肌和脑组织缺血缺氧。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气短、胸闷、出汗、黑蒙,甚至晕厥等症状。
如果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尤其是持续存在低血压的病理状态,如贫血、消耗性疾病或结核等,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