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盘的形状通常为圆盘形,中央厚,边缘薄,分为胎儿面和母体面。胎儿面覆盖着羊膜,光滑、附着有脐带;母体面粗糙不平,与子宫壁紧密贴合。胎盘的大小与胎儿的大小及孕周有一定的相关性,足月妊娠的胎盘直径在16-20cm之间,厚约1-3cm,重约500g。主要有以下功能:
1.营养供给:胎盘从母体血液中提取氧气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传递给胎儿,支持其生长发育。
2.废物排除:胎盘帮助排除胎儿代谢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将其转移到母体血液中,由母体排出体外。
3.免疫保护与内分泌作用:胎盘能阻挡大部分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同时合成多种激素维持妊娠稳定,并促进胎儿发育及准备分娩。
胎盘在妊娠期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分娩时会随着胎儿一起娩出,胎盘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妊娠结局。
胎芽是指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胎芽的出现标志着受精卵成功着床并开始分裂生长,是妊娠早期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各种器官系统的逐渐形成,直至孕八周以前的胚胎,都被称为胎芽。
胎芽期大约从妊娠第三周开始,至妊娠第四周结束。在胎芽中,可以初步看到胚胎的心跳,这预示着胚胎的生命活动已经开始。胎芽的大小和形态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变化,从最初的微小结构逐渐发育成具有初步人形的胚胎。
胎芽的大小和发育情况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妊娠是否正常进行,如果胎芽发育迟缓或者停止发育,可能意味着存在妊娠并发症,如流产或宫外孕等。
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