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血便,即便血,是指排出的粪便中混有血液,或便前、便后带血。拉血便可能的原因:
1.消化道疾病:血便可能是消化道疾病的一种症状,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包括但不限于胃肠道炎症、溃疡、息肉、肿瘤、血管异常等。鲜红色血便通常提示出血发生在下消化道,如结肠或直肠;暗红色或黑色如柏油样血便则可能表示出血发生在上消化道,如胃或十二指肠。
2.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白血病等也可能引起便血。这些疾病通常影响血液的正常功能或全身循环,导致肠道出血。
3.临床表现:鲜血便多为急发性,常见于痔疮、肛裂等疾病;而大便隐血和黑便则多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如胃溃疡、肝硬化等。
引起大便拉血可能的原因:
1.痔疮:排便时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
2.肛裂:由于大便干燥,排便时挤压肛门导致肛管皮肤部分或全层开裂,引起出血,常伴有肛门疼痛。
3.肠道肿瘤:如直肠癌等,肿瘤表面糜烂,大便通过时摩擦出血,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或大便性状改变。
4.溃疡性结肠炎: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发作时可有粘液脓血便,伴腹痛、发热等症状。
5.息肉或肿瘤:肠道内的息肉或恶性肿瘤破坏黏膜血管,导致出血,血色多为暗红,可与粪便混合。
6.血管性疾病:如血管扩张症、血管畸形等,也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在出现大便拉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