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医学上称为“剖宫产术”,是一种通过腹部和子宫切口将胎儿取出的分娩方式。剖腹产后遗症是指手术后可能遗留下来的一些健康问题或并发症,可能在术后出现,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显现。常见的剖腹产后遗症包括但不限于:
1.胃肠道影响:剖腹产可能导致肠粘连、肠梗阻,引起慢性腹痛,从而影响胃肠道功能。
2.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手术过程中子宫内膜可能暴露在腹腔内,可能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慢性疼痛。
3.瘢痕妊娠:剖腹产后的子宫上会形成瘢痕,若再次怀孕时受精卵着床在瘢痕处,则称为瘢痕妊娠,这可能导致前置胎盘和凶险性前置胎盘等风险。
了解这些后遗症有助于孕产妇及家人做好准备,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未知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剖腹产后恶露是指剖宫产术后,由阴道排出的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的混合物,是产妇在产褥期的正常生理现象。根据排出时间的不同,恶露可以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
血性恶露主要含血液,颜色鲜红,持续3-4天后逐渐转变为浆液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含少量血液,有较多坏死蜕膜组织、宫腔渗出液等,颜色淡红,持续约10天;随后转变为白色恶露,主要含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等,颜色较白,持续约3周。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总量约为250-500毫升,一般持续4-6周排干净。如果恶露持续时间长、量多或有臭味,可能是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