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多关节炎症,但也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包括肌肉。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尤其是早晨或长时间静止后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部分患者在疾病活动期会出现全身肌肉酸痛。面对此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治疗:
1.适当休息:鉴于活动量增加会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乳酸在肌肉中堆积,进而引起酸痛,建议患者在症状严重期间减少活动量,适当休息,甚至卧床休息,以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通过热敷、冷敷、超声波、电疗等物理疗法减轻肌肉疼痛和关节僵硬。康复训练包括保持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增强肌肉力量的练习,有助于维持和改善功能状态。
3.饮食调理:患者应遵循高纤维、低脂肪的原则,保证营养均衡,有利于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4.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减少炎症和缓解疼痛,但需注意不宜长期过量使用,避免副作用和耐药性。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这些药物有助于防止病情加重、减轻病症表现。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的拮抗剂、白介素-6的受体单抗等,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生物制剂可能是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