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特别是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接种狂犬疫苗的时间越早越好。
一般应在受伤后的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但即使超过了这个时间,只要尚未发病,接种狂犬疫苗仍然有效。 除了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外,受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并涂抹碘酒或酒精消毒。如果伤口较大或较深,还需要进行外科处理。
在接种狂犬疫苗期间,患者应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狂犬疫苗也就是狂犬病疫苗,被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一般来说,最好在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此时能最快启动免疫机制,有效对抗可能入侵的狂犬病毒。
若因特殊情况未能在24小时内接种,只要还未发病,补种疫苗依旧有意义,只是时间拖得越久,感染病毒发病的风险相对越高。若咬伤严重,除接种疫苗外,还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在疫苗起效前,直接中和伤口部位的病毒,增强预防效果。
即便伤口看似不严重,也不可掉以轻心。一旦遭遇动物致伤,务必及时前往医院或相关预防接种门诊,由专业医生评估伤情,并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疫苗接种及伤口处理,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接种通常分为5针,分别在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进行。
一般完成全程狂犬疫苗接种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能够提供一定时间的保护。但这个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效果变动时间如下:
1.一般完成狂犬疫苗的全程接种后,其效果可以在人体内维持大约6个月到12个月。
2.抗体衰减:如在接种后的6个月内再次发生狂犬病暴露,通常不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但如果超过6个月,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加强接种或重新全程接种。
3.再次暴露后的处理:如果在疫苗接种完成后的6个月至1年内再次发生暴露,建议接种免疫加强针剂;如果超过1年,就需要重新全程接种疫苗。
一些高风险群体,比如兽医、动物控制人员或者在狂犬病高发地区工作和生活的人,建议定期检测抗体水平,以保证持续的保护。要是抗体水平低于能起到保护作用的阈值,可能就需要进行加强剂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