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高血压降压药的副作用及危害有尿酸升高、肝肾功能受损、心脑血管损伤、干咳、电解质紊乱等。具体分析如下:
1、尿酸升高
如果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等降压药物,就容易出现尿酸升高的现象。这种药物可能会引起人体的脱水,使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酐含量升高,如果长期使用,还会出现高尿酸血症、下肢水肿等副作用。
2、肝肾功能受损
长期使用α受体阻滞剂及类似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会导致肝、肾代谢的负荷增大,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排毒解毒、新陈代谢的功能。还有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3、心脑血管损伤
降压药物对血管损伤比较大,可能会引起血管过早硬化,影响血液内胆固醇、血糖的分解利用,可增加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几率。出现高血脂症、心肌梗死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治疗起来会非常困难。
4、干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如依那普利等,常引起干咳的副作用。这是因为药物抑制了缓激肽的降解,导致缓激肽在体内积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干咳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降低生活质量。
5、电解质紊乱
使用利尿剂降压时,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的低钾血症会影响心脏功能,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同时,利尿剂还可能导致低钠血症、低镁血症等,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高血压降压药的副作用及危害还有性功能下降。建议药品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不可随意服用或增加剂量,如有明显的不适,应立即就医,避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