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单抗药物的副作用有免疫反应、输液相关反应、感染风险增加、神经系统副作用、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等。具体分析如下:
1、免疫反应
一些单抗药物的目标是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过度刺激这些细胞会导致细胞因子释放过多,从而引起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2、输液相关反应
部分单抗药物静脉输注时,患者可能出现输液反应,多在用药初期发生。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皮疹、瘙痒,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样反应。这是由于药物或其辅料刺激机体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所致。
3、感染风险增加
单抗药物抑制免疫系统特定环节,可能削弱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使患者更易发生感染。例如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单抗,会降低免疫系统活性,导致呼吸道、泌尿系统等部位感染几率上升,出现发热、咳嗽、尿痛等症状。
2、神经系统副作用
部分单抗药物可引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感觉异常,影响患者肢体活动和生活质量,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对神经细胞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有关。
3、心血管系统副作用
单抗药物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系统中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从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和心血管异常的情况发生。
不同的单抗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不尽相同,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率也有差异。如果发现出现了不良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遵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 18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 年版)[S].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