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的功效与作用一般有清热降火、生津止渴、利尿通便、凉血解毒、促进消化等,禁忌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风寒咳嗽者避免食用、月经期慎食、糖尿病患者慎食、肾功能不全者慎食等,食用方法有直接生食、煮水饮用、煲汤、清炒、制作甜品等。
一、功效与作用
1、清热降火:荸荠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能有效缓解因肺热引起的咳嗽、咽干、咽喉肿痛等症状,还可帮助清除体内热毒,改善上火导致的烦躁不安、便秘等问题。
2、生津止渴:荸荠富含水分和黏液质,食用后可促进唾液分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口渴咽干的症状,尤其适合在夏季或干燥环境中食用。
3、利尿通便:荸荠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和膳食纤维,钾元素可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消除水肿;膳食纤维则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保持肠道通畅。
4、凉血解毒:荸荠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对血热引起的吐血、鼻出血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还能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促进新陈代谢。
5、促进消化:荸荠中含有丰富的荸荠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维持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促进消化。
二、禁忌
1、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荸荠性寒,脾胃虚寒的人食用后可能会加重脾胃的虚寒症状,如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因此不宜多吃。
2、风寒咳嗽者避免食用:风寒咳嗽主要是由于外感风寒之邪引起的,荸荠的寒性可能会加重咳嗽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所以风寒咳嗽期间应避免食用。
3、月经期慎食: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较为虚弱,抵抗力下降,食用性寒的荸荠可能会导致经血不畅,引起痛经或加重经期不适,应谨慎食用。
4、糖尿病患者慎食:荸荠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如需食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量。
5、肾功能不全者慎食:荸荠中含有较多的钾元素,肾功能不全者肾脏排钾能力下降,食用过多荸荠可能会导致血钾升高,引发高钾血症,对心脏等器官造成损害,需谨慎食用。
三、食用方法
1、直接生食:将荸荠洗净后,削去外皮,直接食用,口感清甜多汁,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但要注意荸荠生长于水田中,可能携带寄生虫,生食需确保荸荠来源安全卫生。
2、煮水饮用:将荸荠洗净后,连皮或去皮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15-20分钟左右,煮好后可饮用荸荠水,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也可连荸荠一起食用。
3、煲汤:荸荠可与排骨、瘦肉、银耳等食材一起煲汤,如荸荠排骨汤,将荸荠、排骨等食材一起炖煮1-2小时,汤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清热滋阴的作用。
4、清炒:将荸荠去皮后切成薄片或块状,与荷兰豆、胡萝卜等蔬菜一起清炒,口感清爽可口,营养均衡,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肴。
5、制作甜品:荸荠可用于制作各种甜品,如荸荠椰汁西米露,将荸荠切成小粒,与西米、椰汁等一起煮制,再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制成的甜品口感丰富,香甜可口。
建议适量食用荸荠,不可过量摄入。平时应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大蒜、麻辣烫、芥末等;还应注意休息,不宜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