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抽筋要警惕哪四种病

彩牛养生 · 2024-11-13
陈坚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关节科

  一般情况下,脚抽筋可能是过度疲劳、寒冷刺激、低钙血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原因造成的,必要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过度疲劳

  当长时间走路、跑步或者运动过量时,脚部肌肉过度使用,代谢废物堆积,使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持续收缩后容易引发抽筋。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坐下或躺下,伸直抽筋的腿部,让肌肉得到拉伸,缓解抽筋。

2、寒冷刺激

  在寒冷环境中,脚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肌肉兴奋性改变,容易出现抽筋现象。如冬天睡觉时,若脚部没盖好被子,暴露在冷空气中,低温使肌肉应激性增高,引发突然性的抽筋。生活中应关注天气变化,注意脚部保暖,预防脚抽筋的情况。

3、低钙血症

  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时,肌肉兴奋性会增高,容易出现痉挛,导致脚抽筋。通常老年人钙吸收能力下降,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影响钙代谢,这些人群可能会频繁引发脚部或其他部位肌肉痉挛。可适量多摄入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等。

4、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退变、劳损积累等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使其所支配的下肢部位出现肌肉功能失调,引起脚抽筋,同时还常伴有下肢麻木、疼痛、腰部不适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痛平颗粒、腰痛宁胶囊、独活寄生丸等药物进治疗。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状态会损伤周围神经,脚部肌肉失去正常神经支配,容易发生抽筋现象,还会有肢体末端麻木、刺痛等情况。可遵医嘱使用阿卡波糖胶囊、格列美脲片、格列喹酮片等药物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