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焦虑症如何治疗

彩牛养生 · 2024-12-31
张保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级甲等) 精神科

  抑郁性焦虑症的发生可能与心理创伤、遗传背景、神经递质失衡、个性特征、躯体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以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恢复其社会功能。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心理创伤:生活中遇到突发重大事件可能会心理造成创伤,可能引发个体的负面情绪,如悲伤、愤怒、无助等,成为抑郁性焦虑症的诱因。可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可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减轻症状。

  2、遗传背景:家族中有抑郁性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加个体患病风险。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阿米替林片、盐酸丙米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个性特征:敏感多疑、胆小怯懦、悲观消极等等人群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中,更易患上抑郁性焦虑症。可采取情绪焦点疗法、人际关系治疗等心理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4、神经递质失衡:情绪相关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可以调节情绪、行为和认知。若神经递质失衡就可能引起抑郁焦虑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氯米帕明片、盐酸阿米替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调节大脑化学物质,减轻症状。

  5、帕金森病:这是一种慢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疾病,由神经系统变性导致的,可能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生活质量降低,从而引发负面情绪和焦虑情绪。治疗可以遵医嘱使用左旋多巴片、甲磺酸溴隐亭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抑郁性焦虑症患者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