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狂犬疫苗是指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的副作用包括发热、头痛与头晕、乏力与肌肉酸痛、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
部分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体温在37.5℃左右,少数人可能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这是身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疫苗中的抗原成分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释放出致热原,从而导致体温升高,通常在接种后的1-3天内出现,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
2、头痛与头晕
有些人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会感到头痛、头晕,这可能与疫苗引起的全身免疫反应有关,也可能是个体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较为敏感,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一般症状较轻,多数人可在几天内自行恢复。
3、乏力与肌肉酸痛
接种疫苗后,身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可能会释放一些炎性介质,导致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在接种后的2-3天内较为明显,之后会逐渐减轻。
4、胃肠道不适
疫苗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蠕动紊乱、消化液分泌异常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一般在接种后的1-2天内出现,症状持续时间较短。
5、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可能对狂犬病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接种后会出现皮疹、瘙痒、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这种情况一般在接种后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要注意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左右,以便在出现急性过敏等严重反应时能及时得到救治。同时,接种后要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防止局部感染,加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