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偏低可能是进食量过少、运动量过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素分泌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原因导致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建议尽快前往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
1、进食量过少:当摄入食物量不足,碳水化合物等供能物质不够,身体无法获取足够葡萄糖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就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偏低。建议合理增加每餐食物分量,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均衡摄入,例如适当增加主食量,搭配瘦肉、豆制品等。
2、运动量过大:饭后短时间内进行剧烈运动,身体会快速消耗葡萄糖,使得血糖下降过快,造成餐后血糖偏低。可能出现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建议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可在饭后1-2小时后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因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缓,血糖利用速度也变慢,餐后血糖易偏低。症状有乏力、怕冷、嗜睡、便秘等。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状腺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益康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
4、胰岛素分泌异常:分泌过多胰岛素,促使血糖过度被利用,进而引发餐后血糖偏低。常伴有反复低血糖发作,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二氮嗪胶囊、奥曲肽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5、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影响糖异生过程,使身体生成葡萄糖能力减弱,导致餐后血糖偏低。患者可能有皮肤色素沉着、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化可的松片、醋酸可的松片、氟氢可的松片等药物治疗。
建议平时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大蒜、麻辣烫、芥末等;还应注意休息,不宜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蒋茜,刘梦娜,吴志坤,等.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23,23(10):1376-1381.
[2]吕小丽,仝宗兴.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3,22(05):65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