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彩牛养生 · 2025-03-19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儿科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肝大可能是胎儿期发育特点、肝脏功能需求、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对症处理。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胎儿期发育特点

  新生儿在胎儿期,肝脏是重要的造血器官,承担着较多的生理功能,因此相对发育得较大。出生后,随着其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逐渐完善,肝脏会逐渐缩小并适应宫外环境,其大小也会逐渐接近正常成人比例。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特殊干预。

  2、肝脏功能需求

  新生儿出生后,肝脏需要处理大量的血液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这也可能导致肝脏暂时增大。这种情况同样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新生儿的成长,肝脏功能会逐渐适应并恢复正常大小。

  3、肝炎

  病毒、细菌等感染可能引起肝炎,新生儿期的肝炎,无论是病毒性还是非病毒性,导致肝细胞肿胀和肝实质受损,进而引起肝大,可能伴有黄疸、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胆酸钠片、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4、新生儿败血症

  细菌、真菌等病原体,通过脐部、皮肤破损处、呼吸道等途径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败血症。这些病原体可能侵袭肝脏,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充血、水肿,进而使肝脏增大,患儿可能伴有黄疸、发热、精神不振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氨苄颗粒、注射用美罗培南等药物进行治疗。

  5、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由于胎儿期胆管发育不全导致胆管阻塞,胆汁无法正常流入肠道,引起胆汁淤积和黄疸。胆汁淤积会导致肝脏受损,从而出现肝脏增大的情况。患儿可能伴有严重的黄疸、肝功能异常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葛西手术、肝移植手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建议日常保证喂养,可少量多次喂养,保证营养摄入,有助于新生儿身体恢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