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桑葚是凉性的。具体分析如下:
在中医药理中,桑葚被认为性凉,味甘,入肝、肾、肺经。这种凉性特点使其适合于体质偏热、阴虚内热、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的人群食用。通过食用桑葚,可以帮助清热润燥,改善阴虚血热的症状。日常建议在饭后食用桑葚,避免空腹食用,以免其含有的酸性物质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
虽然桑葚具有诸多功效,但由于其性凉,体质偏寒、脾胃虚弱的人群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因此,在食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适量食用。同时,在寒冷季节,应适当减少桑葚等凉性食物的摄入,增加温性食物的摄入,防止体内寒气积聚。
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饮食多样化,适量摄入各类营养成分,避免过量食用单一食物,以确保身体营养均衡。
参考资料:
[1]闫子轩,陈海洋,胡云飞,等. 桑葚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J]. 中南药学, 2025, 23 (03): 690-699.
[2]陈燕萍. 叶天士治肾法研究[D].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