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甲流是指甲型流感,乙流是指乙型流感。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验血主要看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等。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
感染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时,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降低。 因为流感病毒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将主要精力用于对抗病毒,白细胞的生成和释放模式发生改变,导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升高,有时甚至因病毒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等因素而降低。
2、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计数
患者可能会 出现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流感病毒主要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同时也会影响淋巴细胞的功能和数量。病毒感染导致淋巴细胞受损、凋亡增加,使得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反映了机体免疫细胞受病毒影响的状态。
3、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一般会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时,肝脏合成C反应蛋白增加。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引发机体炎症反应,刺激C反应蛋白合成,但其升高程度通常不如细菌感染时明显,可作为区分病毒与细菌感染的参考指标之一。
4、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在全身细菌感染时会明显升高。而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为病毒感染,通常情况下降钙素原不会大幅上升,但当流感合并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可能明显升高,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合并感染。
5、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
包括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初期产生,一般在发病后3-5天即可检测到,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出现相对较晚,在感染后10-15天左右升高,且在体内持续存在时间较长,可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通过检测这些特异性抗体,可辅助诊断是否感染甲流或乙流。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也有助于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