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通过筑牢性传播防线、切断血液传播途径、实施母婴阻断策略、强化职业防护意识、重视暴露后应急处理等方法预防艾滋病。
1.筑牢性传播防线:保持单一固定性伴侣,性行为全程规范使用安全套,避免高危性行为。定期进行性病筛查,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因为性病会增加艾滋病感染风险,多管齐下降低性传播几率。
2.切断血液传播途径:严禁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远离毒品注射行为。在美容、医疗等场景中,选择正规机构,确认医疗器械经过严格灭菌或使用一次性耗材,不随意接受来源不明的血液输注。
3.实施母婴阻断策略:HIV感染女性在备孕前接受专业抗病毒治疗,孕期持续监测并规范服药。分娩时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产后放弃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最大程度保护新生儿。
4.强化职业防护意识:医护、实验室等高危职业人员,工作中严格遵循防护规程,使用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规范处理锐器。若发生职业暴露,立即冲洗伤口,并在72小时内启动阻断流程。
5.重视暴露后应急处理:发生高危行为(如安全套破损、共用剃须刀)后,迅速评估风险,务必在72小时黄金时间内,前往定点医院或疾控中心,咨询并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后续按要求进行检测随访。
预防艾滋病需要个人从自身做起,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艾滋病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措施减少感染风险,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参考资料:
[1]沐铁城,田晓航,侠克.共抗艾滋进行时,做自己健康的“守护人”[N].新华每日电讯,2022-12-02(005).
[2]刘晓芳.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N].兰州日报,2023-1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