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妊娠中晚期水肿原因可能是水钠潴留、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深静脉血栓、肾小球肾炎、妊娠高血压等,需要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对症处理。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尽早前往医院检查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水钠潴留
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体内组织中水分及盐类潴留,进而引发水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孕妇通常表现为下肢轻度水肿,经过休息或抬高下肢后可缓解。
2、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随着孕期的进展,子宫逐渐增大并向下压迫盆腔内的血管,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从而引发水肿,可能伴随下肢轻微胀痛、麻木等症状。孕妇应避免久站久坐,适当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
3、深静脉血栓
妊娠期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阻碍血液回流,引起下肢水肿。通常伴随下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肝素钠含片、华法林钠片、注射用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肾小球肾炎
妊娠期间原有的肾病可能加重,肾小球肾炎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血浆蛋白浓度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间液增多,形成水肿,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卡托普利片、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5、妊娠高血压
如果孕妇存在高血压家族史、胎盘着床异常等问题,可能引发妊娠高血压。妊娠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痉挛,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可能伴随蛋白尿、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盐酸拉贝洛尔片、硫酸镁注射液等药物治疗。
建议日常保证充足睡眠,休息时尽量采取左侧卧位,可减轻增大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回流,缓解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