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偏高可能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代谢能力弱、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感染性黄疸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到正规医院选择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胆红素生成过多
新生儿红细胞数量多且寿命短,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多,易导致黄疸偏高。增加喂养次数,促进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晒太阳,每次10-15分钟。
2、肝脏代谢能力弱
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弱,会使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导致黄疸偏高。保证新生儿充足喂养,促进肝脏代谢。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
3、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的一些成分可能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偏高,一般无其他不适。可在医生评估后继续母乳喂养,少数需暂停母乳1-2天,改为配方奶喂养,待黄疸减轻后恢复母乳喂养。
4、新生儿溶血病
母婴血型不合引发溶血,会使大量红细胞破坏,胆红素急剧升高,黄疸出现早且进展快。需及时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血白蛋白、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药物,必要时进行蓝光治疗。
5、感染性黄疸
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影响肝脏功能,阻碍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偏高,常伴有发热、吃奶差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青霉素钠、茵栀黄颗粒等药物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保证营养摄入。
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变化;按需喂养,保证新生儿摄入充足;注意卫生,避免新生儿感染。若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张绍梅.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失败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3):119-1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