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性障碍是如何造成的

彩牛养生 · 2025-08-04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级甲等) 全科

  双相情感性障碍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异常、心理社会因素、代谢紊乱、脑卒中等引起的。如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双相情感性障碍患者,遗传基因可能使个体发病风险升高。建议定期进行精神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2、神经递质异常:大脑内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失衡,影响情绪调节机制,易引发双相情感性障碍。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少神经递质波动。

  3、心理社会因素: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环境、经历重大创伤等,导致情绪调节系统失衡,引发双相情感性障碍,常伴随情绪高涨与低落交替、兴趣改变、睡眠障碍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如支持性心理治疗稳定情绪。

  4、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代谢问题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诱发双相情感性障碍,常伴随体重变化、心慌、情绪波动等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普萘洛尔片、维生素B6片等治疗,调节代谢水平。

  5、脑卒中: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情绪调节相关脑区,引发双相情感性障碍,常伴随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拉莫三嗪片、奥氮平片、注射用胞磷胆碱钠等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合理安排作息与饮食,适当参与社交活动。若出现明显情绪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参考资料:

[1]伍振红,郭隆润,李江婵,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耻抵抗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2025,34(07):531-534.

[2]郭晓雯,张琦,寻广磊.双相情感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5,46(13):1272-1276.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