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脾虚可能是饮食不节、过度劳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节:长期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脾胃运化负担,就可能导致脾虚。调整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多吃山药、小米等健脾食物。
2、过度劳累:长期体力或脑力透支,耗伤脾气,引发脾虚。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轻缓运动。
3、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导致脾虚,伴腹痛、腹泻或便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补脾益肠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等药物治疗。
4、慢性胃炎:胃黏膜慢性炎症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可累及脾胃,导致脾虚,伴胃胀、食欲不振。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养胃舒胶囊等药物改善症状。
5、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日久损伤脾胃功能,就容易造成脾虚,伴周期性腹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香砂六君丸等药物控制病情。
日常需注重饮食调理,避免过饥过饱,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缓解脾虚症状。
参考资料:
[1]张梦雪.“脾虚百病生”从何解[J].中医健康养生,2025,11(0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