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胀气的根本原因主要有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喂养方式不当、乳糖不耐受、先天性肠闭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如果新生儿胀气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胃肠道消化酶分泌不足,胃肠蠕动协调能力差,食物易在肠道内发酵产生气体,引发胀气。可通过顺时针轻柔按摩新生儿腹部,每次5-1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气。
2、喂养方式不当
喂奶时奶嘴孔径过大或过小,会导致新生儿吸入过多空气;喂奶过急、过饱也会使肠道内积气增多。应选择合适孔径的奶嘴,喂奶时让奶液充满奶嘴,避免空气进入,喂奶后及时拍嗝。
3、乳糖不耐受
新生儿肠道内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不足,无法完全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胀气。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帮助改善乳糖消化吸收。
4、先天性肠闭锁
先天性肠闭锁会导致肠道梗阻,食物和气体无法正常通过,积聚在肠道内引起胀气,属于较为严重的消化道畸形。需及时进行肠吻合术等手术治疗,恢复肠道通畅。
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气体和内容物积聚,引发胀气,多发生于早产儿。需在医生指导下禁食、胃肠减压,同时使用氨苄西林钠注射液、头孢噻肟钠注射液等药物抗感染治疗,严重时需进行肠切除术。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科学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喂奶后及时拍嗝,帮助排出胃内气体;注意新生儿腹部保暖,避免受凉;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及排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花立春,唐颖,方玉香,等. 超声检查在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价值[J]. 放射学实践,2023,38(12):1623-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