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青蟹死亡后是否还能食用,需要根据青蟹的死因和存放条件来判断。具体情况如下:
若青蟹因捕捞时轻微受伤、缺氧等非病害原因死亡,且死亡时间不超过1小时,立即用干净容器密封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后续解冻后检查外壳有光泽、肉质紧实、无异味、蟹膏完整,则彻底加热至熟透后,可少量食用。低温环境能延缓细菌繁殖速度,减少有害物质产生,降低食用风险。
若青蟹因病害、污染等原因死亡,或死亡后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或解冻后出现外壳发暗、肉质松散发黏、蟹膏流散、有腥臭味等情况,则不能食用。青蟹蛋白质含量高,死亡后体内细菌会快速分解蛋白质并产生组胺等毒素,即便高温加热,部分毒素也无法破坏,食用后易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不适,严重时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购买青蟹时优先选择鲜活个体,观察蟹壳是否有光泽、蟹足是否有力活动。若鲜活青蟹带回家后死亡,需立即检查状态并按正确方式保存,且24小时内食用完毕。烹饪时务必彻底加热,确保内部温度达到安全标准。食用后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停止食用并就医。
参考资料:
[1]张丽敏,郭丽萍,母昌考,等. 拟穴青蟹死亡后代谢产物的变化[C]//宁波市第十一届学术大会论文集. 2020:1341-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