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体寒多与阳虚相关,而非阴虚。如有疑虑,建议提前就医咨询。具体分析如下:
体寒的核心是身体阳气不足,无法充分温煦脏腑和肌肤,从而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大便稀溏等典型表现。阳虚时,阳气的温煦、推动功能减弱,身体处于寒凉状态,这与体寒的症状高度契合,常见的肾阳不足、脾阳虚弱等,都可能引发或加重体寒。
阴虚的主要问题是体内阴液亏虚,无法制约阳气,易出现虚热症状,如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与体寒的寒凉表现恰好相反。不过,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阴阳两虚,即既有阳虚导致的畏寒,又有阴虚引发的虚热,需结合整体症状综合判断。
判断体质需结合多方面症状,避免仅凭单一表现下结论。若体寒症状明显或伴随复杂不适,应咨询专业人士辨证调理。
参考资料:
[1]单祺雯.体寒的你如何变身“小火炉”[J].科学之友(上半月),2017,(02):68-69.
[2]张晓,史小凤,窦雅丽,等.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体寒发生情况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9,41(08):76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