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拔智齿作为常见口腔手术,可能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术后出血、邻牙损伤、干槽症、神经损伤、上颌窦穿通等。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出血:拔智齿后短时间内轻微渗血属正常,但部分情况会出现持续出血。若术中血管处理不当、术后过早漱口或咀嚼硬物,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引发持续性出血。
2、邻牙损伤:智齿生长空间不足时,可能倾斜挤压邻牙。拔除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智齿与邻牙牙根粘连紧密,可能造成邻牙牙釉质磨损、牙根吸收,甚至导致邻牙松动,影响正常咀嚼功能。
3、干槽症:术后2-3天,若血凝块异常脱落,牙槽骨暴露于口腔环境中,易引发细菌感染,形成干槽症。患者会出现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颈部,还可能伴有口腔异味。
4、神经损伤:智齿附近分布着下牙槽神经、舌神经等重要神经。拔除时,若器械刺激、牵拉神经或智齿牙根与神经关系密切,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出现下唇、下巴或舌头麻木,多数麻木症状可逐渐恢复,少数可能长期存在。
5、上颌窦穿通:部分人智齿牙根与上颌窦腔距离较近,甚至牙根位于上颌窦内。拔除过程中,可能造成上颌窦穿通,出现鼻腔漏气、流鼻血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引发上颌窦炎。
建议患者术后遵循医嘱,避免用舌头舔伤口、吸吮动作,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饮食以温凉流质、半流质为主。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促进伤口愈合。
参考资料:
[1]叶海军.拔牙尤其拔智齿,这些知识你应该了解[J].人人健康,20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