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染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彩牛养生 · 2025-09-15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级甲等) 全科

  一般情况下,核污染对身体的危害有急性放射病、增加癌症风险、生殖与遗传损伤、免疫系统损伤、器官功能损伤等。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放射病

  核污染释放的高能射线若导致人体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辐射,会引发急性放射病。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随后进入潜伏期;后期可出现骨髓抑制、皮肤黏膜损伤,严重时可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2、增加癌症风险

  长期低剂量核辐射会损伤细胞DNA,导致基因突变累积,增加癌症发生率。例如,碘-131易富集于甲状腺,可诱发甲状腺癌;锶-90沉积于骨骼,会增加骨癌、白血病风险。

  3、生殖与遗传损伤

  生殖细胞对辐射高度敏感,核污染可能导致精子畸形、卵子质量下降,引发不孕不育;若损伤生殖细胞DNA,还可能导致遗传突变,增加后代患先天性疾病,如畸形、智力障碍的风险。

  4、免疫系统损伤

  辐射会破坏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易反复发生细菌、病毒感染,且感染后难以控制,严重时可能引发败血症等致命性感染。

  5、器官功能损伤

  不同放射性核素会靶向沉积于特定器官,造成针对性损伤:如钚-239富集于肺部,可引发肺纤维化、肺功能衰竭;钴-60广泛损伤肝脏、肾脏,导致肝肾功能异常,出现黄疸、蛋白尿等症状。

  核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具有剂量依赖性和累积性,短期高剂量暴露危害直接且剧烈,长期低剂量暴露则易引发慢性疾病。因此,需通过完善的辐射监测、防护措施降低暴露风险,若怀疑暴露,需及时就医进行辐射剂量评估与干预。

参考资料:

[1]王登高,周平坤。放射医学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89-92, 156-158.

[2]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对指南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20, 40 (1): 1-6.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