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胆囊炎是否会腹泻,需根据病情阶段和消化功能状态判断。急性发作期或慢性胆囊炎影响胆汁排泄时,可能会出现腹泻;病情稳定且胆汁分泌排泄正常、消化功能未受影响时,通常不会腹泻。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若胆囊炎处于急性发作期,胆囊炎症导致胆汁分泌减少或排泄受阻,而胆汁是消化脂肪的重要物质,胆汁不足会使食物中的脂肪无法被充分消化,进而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引发腹泻,粪便多呈糊状或稀水样,可能伴有腹胀、腹痛等不适。
若胆囊炎病情稳定,胆囊炎症得到有效控制,胆汁分泌和排泄恢复正常,肠道消化功能未受影响,此时通常不会出现腹泻。这类患者日常饮食若未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肠道蠕动和消化过程正常,排便可保持规律,无明显腹泻表现。
胆囊炎患者日常需注重饮食管理,避免食用高脂肪、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减少肠道消化负担,预防腹泻。
参考资料:
[1]韦杨超.胆囊结石和胆囊炎,你了解多少[J].健康必读,2025,(2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