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贫血怎么办

彩牛养生 · 2025-09-18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三级甲等) 血液科

  一般情况下,有贫血可能是饮食缺铁、妊娠期需求增加、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等因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缺铁:日常饮食中红肉、动物肝脏等含铁食物摄入不足,导致造血原料缺乏引发贫血,常见于挑食人群。调整饮食结构,每周吃2-3次猪肝、鸭血等高铁食物,搭配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促进铁吸收。

  2、妊娠期需求增加:孕期母体需为胎儿提供营养,对铁、叶酸等需求升高,若未及时补充易引发贫血。孕期需遵医嘱补充铁剂,同时多吃瘦肉、菠菜、西兰花等食物,定期产检监测血常规,根据指标调整营养补充方案。

  3、缺铁性贫血:体内铁储备耗尽,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发贫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硫酸亚铁缓释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等药物补铁。

  4、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导致红细胞成熟障碍,常见于素食者、胃肠道吸收不良人群,伴有手脚麻木、食欲下降等症状。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补充。

  5、慢性失血性贫血:胃溃疡、月经过多等疾病长期少量失血,导致铁流失过多引发贫血,病程较长易被忽视。需先治疗原发病,胃溃疡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治疗。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增强体质。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贫血改善情况,根据恢复状态调整治疗与饮食方案,逐步提升身体机能。

参考资料:

[1]吴玉娟.关于贫血,这些知识要牢记,助力身体健康[J].科技视界,2024,14(28):11-13.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