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尾椎骨折三个月了还痛可能是骨折愈合速度较慢、康复期活动不当、局部软组织粘连、尾椎骨畸形愈合、创伤性尾骨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骨折愈合速度较慢:尾椎部位血液循环较差,骨折后愈合周期较长,部分人群三个月时骨折尚未完全愈合,仍会出现疼痛。需继续减少尾椎受力,避免久坐、弯腰或剧烈活动,选择柔软的坐垫减轻局部压迫,同时多摄入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促进骨折愈合。
2、康复期活动不当:康复期间过早久坐、搬重物或剧烈运动,导致未愈合的尾椎骨再次受损,延长疼痛时间。立即调整活动方式,避免上述加重损伤的行为,必要时卧床休息,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柔的尾椎周围肌肉放松训练,缓解疼痛。
3、局部软组织粘连:骨折后尾椎周围软组织受损,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粘连,活动时牵拉粘连组织引发疼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4、尾椎骨畸形愈合:骨折复位不佳或愈合过程中位置偏移,导致尾椎骨畸形愈合,压迫周围组织引发持续疼痛。若疼痛较轻,可通过佩戴专用尾椎保护垫减轻压迫,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萘普生钠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创伤性尾骨炎:骨折后局部反复刺激引发无菌性炎症,炎症持续存在导致三个月仍有疼痛,可能伴局部压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依托考昔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日常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尾椎直接受力,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防止加重尾椎负担。可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对尾椎造成冲击的活动,助力身体恢复。
参考资料:
[1]蒋风仁.运动员尾椎骨折两例报告[J].体育科技,198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