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桡骨骨折复位容易错位可能是前臂肌肉牵拉、复位操作不当、骨质疏松症、骨折端粉碎程度重、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前臂肌肉牵拉:前臂存在多组肌肉,骨折后肌肉失去正常张力平衡,复位后肌肉收缩易牵拉骨折端移位,尤其旋前圆肌、旋前方肌等对桡骨位置影响较大。复位后需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前臂于中立位,限制肌肉活动。
2、复位操作不当:复位时若未准确恢复骨折解剖位置,或固定力度不足、固定范围不够,无法维持骨折稳定,易出现错位。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复位,复位后通过X线确认位置,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确保固定牢固。
3、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降低,骨骼强度下降,骨折复位后骨骼支撑力不足,轻微外力或肌肉牵拉就可能导致错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改善骨密度。
4、骨折端粉碎程度重:若桡骨骨折为粉碎性,骨折块数量多、稳定性差,复位后难以维持骨折端对位,易发生错位。此类情况通常需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固定骨折块。
5、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伴随严重软组织损伤时,局部肿胀、出血明显,会影响固定效果,且软组织对骨折端的支撑作用减弱,易导致复位后错位。受伤初期可通过冷敷减轻肿胀,遵医嘱使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七叶皂苷钠片等药物促进肿胀消退。
日常需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避免碰撞、挤压或过度活动,固定期间可适当进行手指屈伸等未固定部位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增加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助力骨折愈合。
参考资料:
[1]舒和喜,张波,李延坤,等.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三角软骨损伤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5,33(17):1537-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