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肛肠科检查围绕肛门、直肠及肛周病变展开,通常会做肛门视诊、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等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肛门视诊:最基础的无创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肛门及肛周皮肤情况。患者取膝胸位或侧卧位,医生查看肛门是否存在红肿、裂口、外痔、瘘口、脱出物等,同时观察肛周皮肤是否有湿疹、色素沉着或异常分泌物。
肛门指检:简单且重要的触诊检查,医生戴无菌手套并涂润滑剂后,将食指伸入患者直肠。通过触摸判断直肠壁是否有肿块、硬结、压痛,同时感受肛门括约肌张力,还可发现直肠息肉、内痔核等。
肛门镜检查:直观观察直肠下段与肛管的内镜检查,使用一次性或消毒后的肛门镜。患者取膝胸位,医生将肛门镜缓慢插入肛门,通过镜下视野查看直肠黏膜是否充血、水肿、糜烂,明确内痔位置、大小、数量,以及是否存在溃疡、息肉或肿瘤。
结肠镜检查:全面评估结直肠病变的检查,使用可弯曲的电子结肠镜,可从肛门插入至回盲部。检查前需服用泻药清洁肠道,医生通过镜下观察整个结直肠黏膜,可发现炎症、息肉、肿瘤等病变,同时能对可疑组织取活检或直接切除小息肉。
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评估肛门直肠功能的功能性检查,通过将压力传感器置入直肠与肛管,测量静息时及排便动作时的压力变化。可判断肛门括约肌功能是否正常,辅助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肛门失禁等功能性疾病。
检查时患者无需过度紧张,配合医生体位要求即可;若检查发现异常,需及时遵循医嘱进一步治疗,避免因恐惧检查延误病情。
参考资料: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 9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1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