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主要用于诊断胰胆管疾病、取出胆管结石、解除胆道梗阻、治疗胰管病变、放置胆道支架等。若出现胰胆管疾病症状,应及时就诊。

1、诊断胰胆管疾病:通过内镜将造影剂注入胰管和胆管,借助X线成像清晰显示胰胆管形态,可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结石炎症肿瘤狭窄等病变,明确疾病类型与严重程度。
2、取出胆管结石:针对胆管内较小结石,可在ERCP操作中通过网篮取石术或球囊扩张取石术,直接将结石取出,避免开刀手术,减少患者创伤。
3、解除胆道梗阻:当胆道因结石肿瘤等出现梗阻时,ERCP可通过扩张狭窄部位或放置引流管,恢复胆汁正常排泄,缓解黄疸腹痛等症状,预防肝功能损伤。
4、治疗胰管病变:针对胰管狭窄胰管结石等胰管疾病,可通过ERCP进行胰管扩张、取石或放置胰管支架,改善胰液引流,减轻胰腺炎症,防止病情恶化。
5、放置胆道支架:针对无法手术切除的胆道肿瘤或严重胆道狭窄患者,ERCP可放置胆道支架,支撑狭窄的胆道,维持胆汁通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日常护理需在ERCP术后禁食禁水一段时间,恢复饮食后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注意休息,观察是否出现腹痛发热等不适,按医嘱定期复查。
参考资料:
[1]曹鹏,李江涛,文武,等.胆道子镜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诊疗一体化应用及操作优化[J].临床外科杂志,2025,33(07):684-687.DOI:CNKI:SUN:LCWK.0.2025-0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