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可检查腹部脏器、浅表器官、心血管系统、妇产科相关、肌肉骨骼组织等,能帮助发现病变、评估器官功能,若出现身体不适需明确病因,应遵医嘱选择合适超声检查并到相应科室就诊。

1、腹部脏器:可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能判断脏器大小、形态是否正常,排查结石、囊肿、肿瘤等病变,如胆囊结石、肝囊肿等,检查前常需空腹。
2、浅表器官:包括甲状腺、乳腺、涎腺、淋巴结等,可清晰显示器官结构,发现结节、肿块等异常,如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助力早期病变筛查与诊断。
3、心血管系统:能检查心脏、颈部血管、四肢血管等,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排查血管狭窄、斑块、血栓等问题,如冠心病、颈动脉斑块,检查时需配合体位调整。
4、妇产科相关:可检查子宫、卵巢、胎儿等,评估生殖器官健康,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排查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胎儿畸形等,孕期超声需按孕周定期进行。
5、肌肉骨骼组织:能检查关节、肌肉、肌腱等,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排查关节炎、肌腱炎、肌肉撕裂等病变,如膝关节损伤,检查时需根据部位调整体位。
日常护理需按医生要求做好超声检查前准备,如空腹、憋尿等,检查后若结果异常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与健康饮食,定期体检借助超声排查健康问题。
参考资料:
[1]高利娜,张艳.腹部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25,23(2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