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常见的处理方法

彩牛养生 · 2025-10-31
王磊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普通外科

  运动损伤可能是热身不足、疲劳过度、肌肉拉伤、韧带损伤、肌腱炎等导致的,可通过充分热身、合理休息、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方法改善,若损伤后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或肿胀不消,需及时就医。

  1、热身不足:运动前未进行充分热身,肌肉、关节未达到运动所需状态,突然剧烈运动易导致身体组织受力不均,引发损伤,可能伴局部酸痛、活动僵硬。建议运动前进行5-10分钟动态热身,如快走、关节环绕等,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强度。

  2、疲劳过度:长期过量运动或休息不足,身体肌肉力量、协调性下降,运动时难以维持正确姿势,易出现动作失误引发损伤,可能伴全身乏力、反应迟钝。建议合理安排运动计划,避免连续高强度运动,保证每日充足睡眠,运动后及时拉伸放松。

  3、肌肉拉伤:运动中肌肉突然剧烈收缩或被过度牵拉,导致肌肉纤维撕裂,引发局部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按压受伤部位有明显压痛。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布洛芬缓释胶囊、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药物改善症状。

  4、韧带损伤:运动时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韧带被过度牵拉或扭转,导致韧带损伤或撕裂,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关节不稳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活血止痛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改善症状。

  5、肌腱炎:长期重复性运动或运动姿势不当,肌腱反复受到摩擦、牵拉,引发无菌性炎症,伴肌腱附着处疼痛、压痛,活动时疼痛明显加重。遵医嘱使用萘普生钠片、依托考昔片、复方氯唑沙宗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日常护理需选择合适运动装备保护身体,运动后及时清洁并观察身体状态,受伤后避免过早剧烈活动,根据恢复情况逐步恢复运动强度。

参考资料:

[1]郭禹卿.高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精准预防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5,15(20):31-34.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5.20.010.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在线问诊
免费问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