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水肿是否可以进行艾灸治疗,需根据水肿的具体原因、部位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判断。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水肿由外感寒湿、脾肾阳虚等虚寒因素引起,且身体无明显热象时,可通过艾灸调理。艾灸能温通经络、散寒祛湿、温补脾肾,激发机体阳气,促进水液运化代谢,缓解肢体浮肿、沉重等不适,常选取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肾俞等穴位施灸。
若水肿因湿热壅盛、阴虚火旺、气滞血瘀等因素导致,或伴有皮肤发红、灼热、口干口苦、心烦失眠等热象,不宜艾灸。此类情况艾灸会加重热邪积聚,使水肿症状恶化,还可能引发口干加重、烦躁等不适,需避免盲目施灸。
施灸前需明确水肿原因,建议由专业医师辨证后操作。施灸时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水肿部位皮肤薄弱者。施灸期间观察身体反应,若水肿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立即停止。体质虚弱者不宜过量施灸,以防耗伤正
参考资料:
[1] 李鹏,刘起鹏,张婷,等. 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4,56(11):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