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运动建议、用药管理、血压监测、心理调节等内容,通过科学干预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若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或出现头晕、胸痛,建议及时就医。
1、饮食指导:建议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5克,少吃腌制食品;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避免高油、高糖食物,通过饮食调节辅助控制血压。
2、运动建议: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骑自行车等,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监测心率,以不出现明显不适为宜,通过规律运动改善血管弹性。

3、用药管理:强调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告知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出现不适及时咨询医生,通过规范用药维持血压稳定,预防血压波动。
4、血压监测:指导患者使用电子血压计,建议每日早晚各测1次血压,记录测量结果;讲解正确测量方法,如测量前休息5-10分钟、袖带松紧适宜,为血压调整提供依据。
5、心理调节: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告知情绪波动对血压的影响;推荐通过听音乐、与人交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助力血压管理。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晨起缓慢起身,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引发血压升高,通过细节护理辅助控制血压。
参考资料:
[1]冯晗博.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结构化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D].中国医科大学,2020.DOI:10.27652/d.cnki.gzyku.2020.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