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得了痔疮,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温水坐浴缓解、使用外用药物、改善排便习惯、适度轻柔运动等方式缓解,多数产后痔疮可随身体恢复逐渐改善。若出现痔核脱出无法回纳、持续便血或剧烈疼痛,建议及时就医。
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菠菜、苹果、燕麦等,同时增加饮水量,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便秘加重痔疮充血、疼痛。
2、温水坐浴缓解:每天用38-40℃温水坐浴15-20分钟,可促进肛周血液循环,减轻痔疮肿胀与疼痛,坐浴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肛周皮肤。

3、使用外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期哺乳期可用的痔疮膏或栓剂,如复方角菜酸酯栓等,缓解痔疮瘙痒、疼痛,避免自行用药影响哺乳。
4、改善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避免久蹲用力,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可使用马桶垫减轻肛周压力,减少痔疮摩擦损伤。
5、适度轻柔运动:产后身体恢复后,进行散步、凯格尔运动等轻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促进肛周血液循环,帮助痔疮消退,避免剧烈运动。
产后需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内裤,勤换洗保持肛周干爽;避免久坐久卧,定时起身活动;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替代纸巾擦拭减少刺激。
参考资料:
[1]陈春梅,张静.产后痔疮的现代快速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3,15(08):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