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眼翳不是白内障,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眼部疾病,发病部位与表现均有明显区别。如有疑虑,建议提前就医咨询。具体分析如下:

眼翳多指翼状胬肉,发病部位在眼球表面的结膜与角膜边缘,表现为从眼白向黑眼珠方向生长的三角形肉状组织,早期可能仅轻微影响外观,随着生长可能遮挡角膜,导致视力下降,常与长期紫外线照射、风沙刺激有关。
白内障则发生在眼球内部的晶状体,晶状体原本透明,患病后会逐渐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主要表现为视力渐进性下降,看东西模糊,可能伴随对比敏感度降低、色觉改变,多与年龄增长、遗传、糖尿病等因素相关,不会在眼球表面出现明显组织增生。
若发现眼部出现异常组织增生或视力模糊,应及时到眼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疾病类型,避免混淆病情延误治疗,同时日常注意眼部防护,减少外界刺激对眼睛的伤害。
参考资料:
[1]周君子.玻璃酸钠与地夸磷索钠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比较[J].贵州医药,2025,49(11):1768-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