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作为消化道的最后一站,承担着吸收水分与形成粪便的重要任务。然而,在这条复杂而精细的管道中,有时会长出一些多余的组织——结肠息肉。它们大多无明显症状,却可能是某些疾病潜在的源头。那么长了结肠息肉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又该如何治疗呢?
结肠息肉的症状
1、腹泻、排便困难
结肠部位的息肉可以影响肠蠕动功能,息肉为多发性或体积较大,可引起腹泻或排便困难。
2、腹痛或腹胀
息肉可通过影响肠蠕动功能导致腹痛,有时较大息肉可以引起肠套叠、肠梗阻,而出现腹痛。
3、便血
多见于乙状结肠或直肠,尤以绒毛状腺瘤及幼年性息肉比较多见,并要警惕癌变,便血常呈红色、鲜红色,有时甚至可引起贫血。
4、黏液便
息肉会影响肠蠕动及肠黏膜分泌吸收,引起黏液便,可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5、息肉脱垂
部分息肉可能会因体积较大脱垂至肛门外,这种情况由于摩擦较多,是直肠癌高发的因素。
6、肠梗阻
若息肉增大堵塞肠管,可能会引起肠管不通畅,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情况。
治疗措施
1、结肠息肉APC术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较小的结肠息肉,如绿豆大小息肉,创面较小,愈合较快。
2、结肠息肉EMR术
主要用于中等大小的息肉,创面稍大,一般需要用到钛夹夹闭伤口,可在1周左右愈合。
3、结肠息肉ESD术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较大广基息肉或肿块,创面较大较深,甚至有肠壁穿透的可能,需要用到的钛夹较多,愈合需要时间较长。
患者除了进行以上手术之外,还可以进行腹腔镜手术、肠癌根治术等,主要用于肠镜无法解决或息肉癌变的情况,这时创伤较大,愈合时间长,部分可能需要后续放、化疗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