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

彩牛养生 · 2025-02-08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可能导致儿童永久性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关于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都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

  这是脊髓灰质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脊髓灰质炎病毒,这些病毒如果污染了水源、食物或日常用品,健康人接触后,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就容易被感染。

  2、飞沫传播

  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可随飞沫排出体外,悬浮在空气中。周围近距离的人吸入这些含有病毒的飞沫后,也可能感染脊髓灰质炎。

  3、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病毒可经皮肤、黏膜侵入体内。儿童在玩耍时可能接触到被感染的玩具、衣物等,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4、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病毒后,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在分娩时通过分泌物和血液传播给新生儿。

  5、水源传播

  受污染的水源若被饮用,也会导致病毒传播。在缺乏安全饮用水的地区,这种传播方式尤为常见。

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预防事项

  1、接种疫苗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的关键措施。常用的疫苗包括口服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接种后可在人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降低感染风险。

  2、加强个人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清理垃圾,避免病毒滋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等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病毒污染。

  3、改善饮用水和食品安全

  选择经过处理的安全饮用水,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同时,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加工卫生,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4、加强公共卫生教育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卫生部门要加大对脊髓灰质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让大家了解脊髓灰质炎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5、监测和控制疫情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脊髓灰质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采取相应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脊髓灰质炎主要通过粪-口、飞沫、接触、水源和母婴传播。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加强个人卫生、改善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加强公共卫生教育以及监测和控制疫情。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脊髓灰质炎的风险,保护个人和公共卫生安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