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养生妙招

2014-06-20 10:20:20

  夏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俗话说“热在三伏”,气候由此开始越来越热,最高温度能达到40℃左右,易导致人体出汗过多、容易上火。而且夏季雨水多,是湿热最重的季节。在中医看来,夏至是阳气最盛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夏至节气养生妙招

  1.饮食多吃瓜类

  夏季饮食应少荤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类,在果蔬中尤其推荐“瓜族”,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

  2.多吃红色食物

  夏季建议多食用当季的食材,尤其是红色的食物,红色入心。比如西红柿、西瓜、樱桃等。从生物学上来说,它们本身含铁量高,可以补血,从而达到补心的目的。

  3.多吃苦味食物

  此时正值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们容易食欲下降、湿气加重、脾胃虚弱,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从而造成体内虚寒。因此,饮食须以清淡为主,切忌贪凉,可以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生菜等。

  4.多喝汤水

  夏至前后有时间要多煲汤给家人喝,糖水和汤水都是广东人很喜欢的食疗,比如苦瓜黄豆排骨汤、冬瓜薏米老鸭汤、玉米粉葛猪骨汤等,糖水比如绿豆沙、红豆沙、龟苓膏等等,但不宜冰镇,以免损伤脾胃,不利于养阳。

  

  6.午睡半小时

  午时是人体“合阳”的时候,午饭后休息20分钟后小憩15-30分钟,能有助于人体间阴阳的转化,起到养心的作用。

  7.别过度运动

  要避免过度运动,大汗淋漓,否则汗泄太多,既伤阴气,也损阳气。运动后忌大量饮用冰镇饮料,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

  8.切忌盲目补阳

  医生表示,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很多患者在知道这点后,会自行进补,但单纯补阳非常容易上火。有的病人吃人参导致满嘴溃疡,还有人吃羊肉高热不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切忌盲目补阳,一定要听取专业医师/中医医生的意见。

  

  夏至节气养生禁忌

  1.吃隔夜菜

  夏天,一些隔夜凉菜舍不得扔掉,经常第二天继续吃。但是,这样容易影响健康。

  夏天剩菜剩饭长时间放置,容易产生亚硫酸盐等有害物质,轻者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情况,重则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2.猛喝水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端起杯子猛灌水,这种方式也不对。

  一次性喝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很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使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天气炎热,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大口饮水可能引起血管迅速收缩,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衰等病症。

  夏天喝水要少量多次,每次在200毫升(普通茶杯一杯)左右。不要等到渴得难受再喝水。

  3.冲冷水澡

  炎热夏季,冲个凉水澡固然可以降低体表的温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

  在凉水刺激下,血管会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冲凉水澡还容易诱发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疾病。

  

  4.空调低温开整夜

  很多人睡觉喜欢整夜开着空调,但是这样做很伤身。医生提醒:空调温度开得过低、一开一整夜这些行为极易使寒邪之气进入体内,损伤阳气,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长时间吹空调、风扇会使寒气凝滞在身体里,使身体的气血运行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

  5.贪吃冷饮

  伤胃冷饮是解暑的必备神器,不过要是长期冷饮不离嘴,胃肠就受不了了。

  医生表示,大量的冷饮进入胃肠道后,会干扰肠胃的正常蠕动,导致消化功能失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胃肠血液供应,削弱胃肠黏膜屏障的自我修复能力,严重还会诱发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不适。

  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更不宜喝冷饮,因大量冷饮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收缩会诱发心绞痛。

  以上就是关于夏至节气养生妙招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可替代专业诊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更多 >>
猜你喜欢
更多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