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医学上常称为盆腔积液症,是指女性盆腔内出现异常的液体积聚。这种状况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的包括:
1.激素波动:在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卵泡破裂、盆腔充血等,这些都会使少量的液体积聚在盆腔内,形成盆腔积液。这种积液通常量少,且能够自行吸收,无需特殊治疗。
2.感染:盆腔炎症性疾病(PID)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常由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引起。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生长,可能引起出血和炎症,导致盆腔积液。
4.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以及子宫肌瘤等良性肿瘤,都可能引起盆腔积液。恶性肿瘤引起的积液通常量较大,且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消瘦、乏力等。
如有疑虑,建议及时就医。
宫腔积液是指子宫腔内积蓄的液体,这些液体可以是积血、积脓或积水,主要来源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宫腔积液是妇科检查中的一个常见项目,通常通过二维B超检查来判断。其反映了子宫腔内液体的积聚情况。宫腔积液根据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宫腔积液和病理性宫腔积液。生理性宫腔积液多见于排卵期、妊娠早期等,一般量少且可自行吸收。病理性宫腔积液则可能由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子宫出血性疾病或生殖道畸形等引起。
宫腔积液的检查主要包括二维B超检查,此外还可结合宫腔镜检查、血常规等关联检查进行诊断。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观了解宫腔情况,帮助判断宫腔积液的原因和性质。血常规则有助于判断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宫腔积液及其程度和类型。
在进行宫腔积液检查前,患者应避免性生活、注意个人卫生等。检查后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