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全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肝脏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症。危害包括:
1、肝脏脂肪变性:合并炎症和肝细胞损伤,伴或不伴纤维化,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
2、严重脂肪性肝炎:可出现黄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肝脏肿大。
3、肝硬化转化为肝癌:脂肪肝病情不加以控制,导致肝脏纤维化产生,就会形成肝硬化,增加肝癌的风险。
4、引发肝性脑病:肝功能严重受损后,如果出现肝硬化失代偿,对蛋白类分解能力大大降低,体内太多蛋白游离,会引起脑水肿,引发肝性脑病。
5、消化系统异常:脂代谢异常,引起脂肪泻等。
重度脂肪肝,也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饮食调整:推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含糖饮料和酒精。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和瘦肉。
2. 增加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150分钟,帮助减轻体重,改善肝功能。
3. 控制血糖和血脂:如有糖尿病或高血脂,应按医生指示服用药物,维持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4. 药物治疗: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若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如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剂、抗氧化剂或针对并发症的药物。但这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可能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