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以下是一些比较常见的误区:
1.钙补得越多越好:许多人认为补钙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且补钙量越多越好。但是,过量补钙并不能有效增加骨骼强度,反而可能导致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引发高钙血症、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健康问题。实际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建议摄取的钙量约为800毫克,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钙。
2.单纯依赖钙剂补充: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单纯补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包括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维持适当的激素水平等多个方面。因此,除了补钙外,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维生素D、双膦酸盐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
3.忽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对骨健康很重要。例如,负重运动可以刺激骨形成,增强骨密度;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间接保护骨骼。因此,生活方式的调整应作为骨质疏松治疗的一部分。